用爱点亮迷途少年回家路-当前看点
本报记者王小兵实习生李国春
(资料图片)
在吴中区有一支“爱心妈妈团”,她们来自不同行业,因为爱聚到了一起。她们14年如一日,用慈母般的爱感化挽救那些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帮助曾经受到侵害和身陷困境的孩子走出阴霾,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们“爱心妈妈”。
“爱心妈妈”对小朋友进行回访。吴中法院提供
2任庭长,14年“爱心妈妈团”领路人
“各位家长晚上好,我是吴中区人民法院少年及家事审判庭的法官。欢迎大家参与‘爱心妈妈说’第三期线上课程。”5月18日晚上7点,匆匆在食堂吃过晚饭的吴中法院少年及家事审判庭(以下简称少家庭)庭长吴婉瑾和法官助理唐静,一路小跑赶到少年家事审判中心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打开在线会议软件,开启了当天晚上的家庭教育直播课。
从刑庭到民庭再到如今的少家庭,吴婉瑾一干就是19年。如今的她,除了员额法官、庭长,还有另一个特殊身份——“爱心妈妈团”联络人。
2009年,吴中法院的少家庭刚成立不久,法官们需要做很多延伸性的调查工作。在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时大家发现,光靠法院的力量去了解未成年人的家庭情况有很大的局限性。“能不能与妇女组织合作?”原少家庭庭长狄蕾是“爱心妈妈团”发起人,她与区妇联沟通,并得到大力支持。
“爱心妈妈团”成立之初,成员包括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妇联等部门推荐的十几位成员。经过14年的发展,如今,这个团已壮大到50名成员。这些“爱心妈妈”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爱心。尽管她们有各自的工作和家庭,但每次有任务,她们总是乐此不疲地抽出业余时间去主动帮助一些孩子和家庭。
“我之前在刑庭也要审理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所以2016年便加入了‘爱心妈妈团’。直到2020年工作调动到少家庭,与‘爱心妈妈团’有了更充分的接触。”从狄蕾庭长手中接过接力棒后,吴婉瑾认为,“爱心妈妈团”除了可以帮助调查在涉少刑事、民事案件中孩子的家庭情况、参与失足少年回访帮教外,还可以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从2020年起,“爱心妈妈团”便将“业务”进一步拓展,举办沙龙、讲座,输出法律或者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让更多未成年人家庭接收到“爱心妈妈团”的关爱。
与法院庄严肃穆的氛围不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色调轻快明亮。吴婉瑾正是在这里,主持当晚的线上指导课。“这次活动吸引了100多位小学生家长参与。希望‘爱心妈妈团’能给更多未成年人送去关爱和帮助。”吴婉瑾说。
14年来,“爱心妈妈团”共开展家庭情况调查120余次,帮160余名青少年回归正途,开展心理辅导50余次、各类法治宣讲上百场,上门慰问困难孩子家庭21次,发放司法救助金5万元。
“爱心妈妈”看望在事故中受伤的未成年人。吴中法院提供
13年“团龄”,用爱守护“心理孤儿”
郁伟芬是有着13年“团龄”的“爱心妈妈”,也是团内年龄最大的成员。她非常和善,说话总是娓娓道来,温暖又有力量。在与她的交流中,有一种特别的被信任感,想要跟她聊下去。
虽然在团内年纪最大,但郁伟芬却是团内最活跃的“爱心妈妈”之一。郁伟芬的身份可不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中区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负责人、“爱心妈妈团”成员、吴中法院人民陪审员……2009年6月,郁伟芬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从那以后便开始了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的进程。2010年,她加入了“爱心妈妈团”,开始为一些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心理辅导与干预。她介绍,很多未成年人由于家庭原因,成了“心理孤儿”,他们希望被重视,也希望通过其他方式去表达。
每一个涉少案件背后,都有一个需要被关心关爱的孩子。“我到现在都记得看守所的那个女孩。”当回忆起第一次以“爱心妈妈”的身份去做心理疏导时的场景,郁伟芬充满了感慨。
“有一次与狄蕾庭长一起去看守所见一个16岁的小姑娘。当我见到这个女孩后非常震惊,她非常瘦弱,眼睛特别大,但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她说自己是受人指使才参与敲诈的,但并不知道这么做是违法的。”望着孩子的脸,郁伟芬瞬间母爱上涌,感到非常地心疼。
“我对这个小姑娘说,既然你父母现在没办法过来,我可以做你的临时‘妈妈’,而‘妈妈’是不会因为孩子犯错而不要孩子的。女孩一听这话立马就哭成了泪人。”后来,郁伟芬一直关爱着这个小女孩,除了心理开导之外,还将一些书籍送给她,用爱的鼓励,唤醒迷途中的她。“她现在越来越阳光。”郁伟芬开心地说,作为“爱心妈妈”,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欣慰了。
郁伟芬谈到,很多涉案未成年人的心智不成熟,对于社会的认知也没有那么清楚。他们犯罪之后,经常是害怕、恐惧,外人很难进入他们的世界。“因为我也是一个母亲,我会不自觉地把他们代入到我自己的孩子。”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孩童时期的守护神。在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反馈,而“爱心妈妈”可以弥补这一空缺。像郁伟芬这样的心理专家带着关心和爱意走近他们,可以让他们孤独的内心有所依靠。
“‘爱心妈妈团’是一座桥,桥的两边连接着法院和群众。大家普遍认为法院是铁面无私的。但是,当‘爱心妈妈团’将爱心注入的时候,就觉得法院、法律不是冰冷的,而是温暖的。”在谈到“爱心妈妈团”最大的作用时,郁伟芬欣慰地说。
郁伟芬给未成年当事人做心理疏导。吴中法院提供
30年教龄,是语文老师也是家庭教育指导师
杨秉瑾是位有着30年教龄的小学语文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有丰富的经验。2017年8月,杨秉瑾被聘为吴中法院人民陪审员。其间,她在陪审席上看到眼前一个个懵懂的少年因为无知而触犯法律,感到十分可惜。面对这些孩子,法官们和工作人员总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进行心理辅导,给予鼓励与信心。
2020年6月,杨秉瑾受邀加入了吴中区“爱心妈妈团”。在做“爱心妈妈”的三年里,一名遭受性侵的小女孩让杨秉瑾久久不能忘怀。女孩只有13岁,上初一。经过调查后发现,这个女孩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缺失,父亲与女孩几乎没有交流,唯一的管教方式就是打骂。而女孩的妈妈只是哭,不能给孩子带来正确的适龄教育和情绪安抚。
杨秉瑾讲述这件事的时候,难抑悲伤,“当时在庭审结束后,我与吴庭长共同找家长聊了40多分钟,我们跟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现在的一些心理状况和所需要的家庭关爱,改变家长之前的一些错误认知。谈完后孩子父母泪如泉涌,很后悔自己当初的不当教育方式。”
吴婉瑾庭长为学生进行普法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家长忙于工作,跟孩子沟通比较少,甚至有的家长习惯于暴力沟通,孩子不听话就打一顿,情绪不好就骂几句。久而久之,青春期的孩子处在一个心理缺爱的状态,很容易受到不良引导,遭受侵害甚至误入歧途。
“我始终认为,提前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胜过案件发生了以后去对他们进行引导。”杨秉瑾说,当得知“爱心妈妈团”要开设一个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她立马就报名担任授课老师,用自己的经验为很多家长赋能。如今加班加点准备课件、进行沙龙分享是常态,但杨秉瑾认为自己做的事情非常有价值,辛苦也很值得。
在采访的最后,杨秉瑾骄傲地表示,很多人会很恐惧退休,但自己完全不这么想。“‘爱心妈妈团’中有这么多有价值的事情等我去做,我要继续做家庭教育指导,帮助更多家长和孩子,让我的生命更有意义。”